20180805–20180811新聞牆精選

臺北市定期票政策已經施行數個月,議員質疑成效不彰;募兵制遇到空前危機?有可能有更不一樣的「兵種」可能? 回收鏈真的如想像中的穩固?而我們又是用什麼樣心態使用不鏽鋼吸管,為什麼海洋中開始出現了不鏽鋼吸管!?

【政治社會№1】雙北定期票被批「補貼1億換運量成長1%」柯文哲:主要目的是減輕長途運輸者負擔

為什麼選這篇新聞?
1280政策真正受惠的多數民眾或許不是機車族,反而學生族群才是最大受益者。很多人的通勤一個月都快要$2000,學生在衡量之下,反而會選擇購買月票。1280政策不只是減輕學生族負擔,也增進很多地方的觀光。

風傳媒報導,臺北市議員何志偉於交通部門議會質詢質疑柯文哲,定期票政策並不如預期,「今年4月推行、已上路3個多月的1280定期票,但目前為止運量僅成長1%,但是補助的金額卻多達1億元。」並沒有真正達到「讓機車族或汽車族轉而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對此柯文哲表示,「定期票主要的目的不是在提高運量,另外一個目的是,減輕長途運輸者的費用,這也是一種社會福利的概念。」

自由時報報導,臺北市議員汪志冰調閱資料發現,不論是定期票購票數五月僅二十三萬人、六月降至二十二萬人;續票人數也從五月的十一萬人,六月僅剩七.五萬人,質疑嘗鮮期過後,一二八○票價吸引力不足。交通局長陳學台表示,定期票是為期兩年的試辦計畫,下半年將分析成效,並不會調整票價。

牆面留言精選
「我同學就說他以前去某些地方會考慮一下,因為捷運其實沒有到非常便宜,但是用1280他就完全不用考慮交通費。」
「1280的受惠族群還有短暫滯台的學生(就像我),買月票公車捷運做到飽,真的比去刷悠遊卡划算的多。」
「真的ㄚ,很多親戚朋友也說有省(把省下來的錢拿去捐給慈善機構)。但是這些使用定期票的族群應該也不會是機車族,都會是原本使用大眾運輸族群的人。而那成長的1%也不一定是定期票之效。所以這應當是社會福利的概念而非行銷手法。不必去看運量成長之類的去做關聯。」

【政治社會№2】缺兵少將的國防危機:德軍申請招募「歐籍兵團」?

為什麼選這篇新聞?
各國缺兵問題嚴重,不會只有德國面臨義務兵減少、國防空洞,需要仰賴外籍人士填補缺額。反思臺灣現況,也會發現義務兵的年限在減少,政府也要開始思考國防的軍力需求。

聯合報報導,根據官方資料指出,德軍目前則有約18萬的常備兵力。在2011年7月,德軍廢止原本實行的徵兵制,改為募兵制後,補足兵力缺口一直是軍方的棘手問題。像是去年,德軍就有高達2萬1,000個士官兵職缺。除此之外,德軍國防預算在2017年,僅佔GDP的1.13%;國內僅有15%的人支持德國總理梅克爾將預算提升至GDP的2%。

在兵力不足及預算有限下,德國軍備無足夠的預算得以更新,據德國世界報報導,德軍2017年共有53項主要軍備武器系統,其中包含約5,000種武器,比2014年時,只成長了550種,並且大部分武器目前處於無法運作的狀態。

因此,近年來德國總理梅克爾正在考慮其中一項方案以解決缺兵少降的燃眉之急–向歐盟雇用外籍兵團。隨之而來的問題包含近期的國際移民衝突、外籍兵團對於德國的忠誠度以及是否要賦予德國公民身分。基民盟的聯邦議員漢恩(Florian Hahn)和國防專家卡爾–海因茨.布魯內爾( Karl-Heinz Brunner)皆對此事抱持擔憂的心態,後者則強調需要有完善的配套措施。

而當德國正考慮至歐盟國家募兵時,目前已有比利時、丹麥、愛爾蘭、盧森堡這4個歐盟國家,允許來自其他歐盟國家的公民,加入其國家軍隊。甚至在2016年,德國東北部的布蘭登堡邦,便曾向東往波蘭,透過參加求職博覽會、架設網站等方式,招募波蘭公民成為德國警察。在2015–2016年德國開放大量難民進入德國之後,德國國內要求員警擴增的聲浪日漸高漲,以應對逐漸頻繁的恐怖攻擊以及治安問題(儘管去年德國的犯罪率事實上比前年下降了5%,是1992年以來的新低紀錄),布蘭登堡邦也同樣面臨警員短缺的問題。

德國兵力不足的問題,納入各個國家中,也同樣值得深思。

牆面留言精選
「各國的缺兵問題在臺灣也有,再加上義務兵期限越來越少,而國軍缺額越來越多,未來大概也會開始有「外籍兵」的軍隊形式產生。
啊,怎麼好像晚清八旗兵(#」
「外籍兵…應該母湯吧!」
「會有人想來台灣當傭兵嗎XDDD怎麼看都是大陸比較吸引人?」
「我是覺得傭兵看的應該是錢錢吧?而且相較台灣民主開放,大陸的專制政權可能可以給傭兵更高的自由度。」

【環境能源№1】回收塑膠,真的再利用了嗎?

為什麼選這篇新聞?
最近的減塑熱潮,很多人也提出疑惑,如果做好分類就好了啊,「亂丟垃圾」的狀況其實可以因此獲得改善的。但真的是這樣嗎,回收系統真的是如我們所思考那樣,如此信任可靠嗎?藉由討論,思考看看回收的周邊,有什麼我們沒注意或者曾經看過的大小狀況。

回收系統真如我們想像中的可靠嗎?公視獨立特派員的報導,帶你重新思考到底在我們一用一丟之間,存在多少玄機?

  1. 以雲林縣二崙鄉為例,「這座人口兩萬七千多人的偏鄉農村,每年做資源回收變賣所得,可高達200萬元。然而人工處理成本左右回收商的利潤,也決定進場投標承作的意願。
  2. 大里的一處私人回收場,會依照材質做再分類,「塑膠跟舊衣,是回收場裡行情最差的兩項。」而塑膠中的「粗塑膠」、消費性塑膠,根本就是垃圾,處理廠不收。
    換句話說,回收價值不是看政府要不要回收,是看這值不值得回收。
  3. 不織布網狀提袋其實也只是美其名,他也是融合PP材質的「塑膠袋」。「…材質很多是PP或PET,也就是說,我們禁了塑膠袋,其實我們用的是另一種材質的塑膠袋。」
  4. 生質塑膠提煉成為新契機。然而,「台灣每年進口大量的可分解塑膠原料生產製造各類環保餐具,但原料專利掌握在外國兩家大廠手上,台灣空有舉世聞名的加工技術,卻淪為二線代工。
牆面留言精選
「後來會發現花蓮太多地方常常修路是因為當初都是拿回收品去填路,過了幾年就會壓縮或路面耐受力不佳毀壞就又要修。」
「翻了一下之前看導的專題,2003年一間回收工廠的分類方式就是人工挑選,一排人站在輸送帶一側,另一側是不同分類的大籃子,每個人負責一種塑膠(有截圖畫面可是無法附圖片),但印象中有看到一個專題裡的工廠是用機器篩選,不過一時之間找不到。」

【環境能源№2】她潛水撿到不鏽鋼吸管 眾怒:不環保源頭是人類

為什麼選這篇報導?
這份新聞很有趣,也承接著№1的新聞,「撿到不鏽鋼吸管」是一個噱頭。雖然看起來很新很令人詫異,但其實想一想根本也是正常的事,到底狀況是什麼,所謂媒體下標到底有沒有特別想要帶出某種風向,還是試圖讓讀者反思這件事情本質到底是什麼。值得深思。

udn報導,環保署曾預告限塑草案,明年7月將開始限制塑膠吸管,讓民眾意識到選擇購買「不鏽鋼吸管」以達到環保目的,卻有一名常常參與淨灘活動的女網友在潛水的時候,撿到用來代替塑膠吸管的不鏽鋼吸管,並痛斥「丟的人到底知不知道不鏽鋼吸管的用意到底是什麼啊」,引發網友熱議。

牆面留言精選
「我還想要做裝蔥的環保袋說…」
-----------
1「問題一直以來都不是塑膠,是垃圾怎麼會跑到海裡」
垃圾被丟進垃圾桶、倒進垃圾車之後是怎麼被處理的,可以從一直存在的海洋垃圾問題去想(雖然垃圾山也是,但大概比較少會被大家發現),雖然海洋好像是離我們生活較遠的,但卻是一個去體認到垃圾被我們丟進垃圾桶後其實並不會不見,被掩埋起來也不會消失的很好的空間,如果大家在淨灘之後可以意識到這點的話,淨灘就達到他最大的功效了吧(結果變成討論淨灘XD)。
2「什麼材質的吸管一直都是假議題」
這點我倒覺得可以保持一個問號,最一開始使用環保吸管的用意大概是為了環保,但就跟現在流行的飲料提袋、環保袋之類的一樣,因為已經變成一個「流行」,所以很可能多數人使用的原因是跟上流行,甚至不知道使用這些環保物品的原因為何,生產者也一樣,污染的開始可以說是資本主義吧(?),但現在的環保商品卻也被資本主義把持(不知道能不能這樣說)。但是讓這種事情成為一種流行或許不見得是壞事,因為這樣的擴散速度極快。現在出現越來越多不同材質的吸管,像是說可以分解的最天然的吸管(竹吸管、玉米等),應該也是在研究到底會不會對環境更友善啦,同時也是在尋找商機吧。
3說到底都是價錢的問題
之前聽過這種說法,說如果不鏽鋼吸管的價錢跟免洗吸管一樣,那大家還是會照樣亂丟,不過自己遇到的狀況是身旁很多朋友竟然會不小心把環保吸管直接跟飲料一起丟到垃圾桶裡,或是忘在早餐店之類的,以目前會在海裡看到不鏽鋼吸管的狀況來看,應該不太會是價錢太便宜的問題(雖然有很多環保吸管真的便宜到炸),但是很大的原因真的就是大家還不習慣這種東西吧,因為平時的習慣是用完就丟。
-----------
「「用完就丟」的習慣真的不是因為他是塑膠或其他材質而有所變動,所以應該確是要改變這樣的習慣。」

 

 

 

 

 

 

發表留言